星空体育-于根伟谈球队补强,坚守预算底线,坦言心里有些酸
随着中超联赛转会窗口的 星空体育开启,各支球队的补强动作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,天津津门虎主教练于根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,球队将严格遵循1亿元的预算上限进行引援,但在看到其他球队大手笔投入时,心里难免“有些酸”,这番表态引发了外界对中超俱乐部财政健康与竞技平衡的讨论。
预算约束下的理性补强
于根伟表示,津门虎新赛季的引援策略以“务实”为核心:“我们还是要严格按照1亿元的预算来规划,这是俱乐部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。”他透露,球队的补强重点将放在中后场,尤其是防守型中场和边后卫位置,但高价外援并非首选。“现在的中超环境,盲目砸钱未必能换来成绩,我们需要的是适合体系的球员。”
这一思路与部分豪门球队形成鲜明对比,上海海港、山东泰山等队近期被曝出以超过亿元的单笔转会费追逐外援,而津门虎则倾向于挖掘性价比高的本土球员和次级联赛外援,于根伟坦言:“看到别的队动辄几千万引援,说不羡慕是假的,但我们必须对投资人和球迷负责。”
“心里酸”背后的联赛失衡
于根伟的“酸”并非孤例,近年来,中超两极分化加剧,少数球队凭借雄厚资本垄断顶级球员,而中小俱乐部则面临“陪跑”压力,数据显示,2023赛季中超转会投入前五的球队占总支出的72%,津门虎等中游球队的预算仅为头部俱乐部的1/3至1/5。
“财政公平政策需要更严格的执行,”一位匿名俱乐部管理层人士指出,“否则中小球队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压缩。”尽管足协推出了限薪令和投资帽,但部分球队通过“第三方代言”等灰色手段绕开监管的传闻屡见不鲜。
青训与战术创新成破局关键
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,于根伟将希望寄托于青训和战术升级,上赛季,津门虎U21球员出场时间排名联赛前列,小将王政豪、杨梓豪等已崭露头角。“年轻球员需要机会,他们的成长能缓解引援压力,”于根伟说,球队还尝试通过三中卫体系提升防守效率,以弥补阵容厚度的不足。
这种“小而美”的模式获得部分专家认可,足球评论员马德兴分析称:“津门虎的路线更接近欧洲中小俱乐部,靠体系而非球星作战,如果坚持下去,可能成为中超另一种成功样本。”
球迷反应两极分化
对于根伟的言论,津门虎球迷意见不一,部分人理解俱乐部的难处:“现在经济环境下,能稳定投入已属不易。”但也有球迷质疑:“总说预算不够,为什么不能争取更多商业赞助?”据悉,津门虎上赛季商业收入约4000万元,仅为头部俱乐部的1/5,如何开拓营收成为管理层的新课题。
联赛生态的长期挑战
于根伟的感慨折射出中超的深层矛盾,在“金元足球”退潮后,联赛正经历转型阵痛,过度依赖投资的球队面临欠薪危机(如2023年解散的武汉长江);保守经营的俱乐部又难以突破成绩天花板。
中国足协近期表示将研究“梯度分红”制度,即按成绩和青训指标分配联赛收益,以缩小贫富差距,但业内人士认为,关键在于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“英超保级队每年也能分到上亿英镑转播费,这才是根本。”一位经纪人指出。
于根伟的“酸”,是中小俱乐部在资本洪流中的真实写照,当球迷为天价转会欢呼时,那些坚守财政底线的球队或许更值得尊重,中超的未来,不仅需要星光熠熠的巨星,也需要无数个“于根伟”在有限资源下的智慧博弈,正如他所说:“足球不是比谁花钱多,而是比谁走得更远。”
我要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评论留言